导电银浆科普- 纳米银浆技术
导电银浆作为一类重要和关键的基础工业材料,已经存在的几十年的时间,这期间,导电银浆在随着应用场景的变化,自身也在不断演化。导电浆料在几十年的应用过程中并没有消失,反而演化出了更多种类和更精细化的产品、应用领域目前仍在不断拓展,展现出了很强的产品韧性。导电浆料的未来仍会不断发展与更新,在从初代导电银浆到现代导电银浆演化的过程中,原材料在不断创新、应用工艺也在持续进步、导电银浆材料推动了很多关键产业的发展,其所呈现出来的很强的技术变化灵活性,是导电浆料产品得以在历经很多行业的多次重大技术革新,仍然能作为主流应用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银浆通常是由金属粉体、粘合剂、溶剂、助剂所组成,通过机械的混和,形成粘稠状浆料。在制作的过程中,一般不产生化学反应,生产制造过程较为安全环保。稠状糊料状态下的导电浆料,一般并不导电,其在固化后才具有导电性。
银浆的分类方法较多,一般较为常用的大的分类方式是将其分为:
1.聚合物导电银浆:烘干或固化成膜温度<250℃,通常以有机物作为粘结相,常用的有聚酯、改性环氧树脂、氯醋树脂、聚氨酯、丙烯酸树脂、有机硅树脂等。以酯类、醇醚类、酮类作为溶剂。此外会根据需要加入固化剂、催干剂、流平剂、消泡剂、增稠剂、抗氧剂、耐磨剂等。
2.烧结型导电银浆:烧结成膜温度>500℃,通常以玻璃粉或者氧化物作为粘结相。其它组分与聚合物导电银浆较为接近,通常也会加入少量的有机树脂,但其作用并不是产生附着效果,而是调节印刷性能,在后段高温烧结过程中会分解挥发,以达到更好的导电效果。
在导电浆料的组成中,金属粉体材料称为功能相,其种类划分方式也较多,从尺度上区分,可以大致分为微米粉、亚微米粉、纳米粉。粉体尺寸的大小(形状)对浆料的印刷性、导电性等关键性能都有决定性影响,一般而言,尺寸越小,其印刷性能更好,可制备线路更精细,导电性能极限也越高,但同时制造加工成本也更高,需要匹配的调浆技术也更高,否则,其应用性能往往反而不如大尺度的粉体。导电粉体的关键性能表征参数有:粒度(D10/D50/D100)、比表面积、振实密度、松装密度、烧损等。
导电浆料的应用领域包括:光伏电池、薄膜开关、导通线路、电子元件、5G基站,军工精密设备、液晶显示屏(LCD)、发光二极管(LED)、集成电路(IC)芯片、印刷线路板组件(PCBA)、点阵块、陶瓷电容、薄膜开关、智能卡、射频识别等电子元件和组件的封装和粘接。几乎渗透到了现代工业的各个环节。
导电银浆一直在追求更为极致的电阻率和更低的成本,此外亦要满足其他的应用技术指标,主要指标与测试方法(标准)通常包括:
粘结性(附着力):胶带剥离测试、焊锡拉拔力测试 。
可印刷性:高效率印刷、高分辨率印刷、高一致性印刷 。
可靠性:高温高湿测试、 冷热冲击测试、跌落测试、高温失效测试、银迁移测试、盐雾测试、叠层材料干扰失效测试、存储稳定性测试、吸湿性测试等。
接下来我们探讨纳米银浆与微米银浆的区别,并重点介绍我们纳米银浆的优势。
一、纳米银浆与微米银浆的区别
1. 粒度大小:
纳米银浆中的银粒子直径一般在1-100纳米之间,而微米银浆的银粒子直径则在1-100微米之间。纳米级的银粒子使得纳米银浆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,从而在应用中展现出更高的活性和效率。
2. 导电性能:
由于纳米银浆的粒度较小,能够在基材上形成更加均匀和紧密的导电层,因此其导电性能通常优于微米银浆。
3. 烧结温度:
纳米银浆由于其较小的粒度,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烧结,这对于一些热敏感材料或制程来说是一个显著的优势。
4. 应用领域:
微米银浆由于其成本相对较低,通常用于一些对导电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应用场景。而纳米银浆则因其优异的性能,在高端电子产品、柔性电路板、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
二、我们纳米银浆的优势
我们作为纳米银浆领域的先行者,其产品具有以下独特优势:
1. 高导电性:
我们的纳米银浆通过优化银粒子的分布和尺寸,实现了极高的导电性能,满足了高端电子产品对电导率的严格要求。
2. 优异的附着力:
该公司的纳米银浆在各种基材上都展现出了出色的附着力,确保了导电层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3. 低烧结温度:
纳米银浆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烧结,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也使得其在热敏感材料上的应用成为可能。
4. 环境友好:
公司产品严格控制有害金属杂质污染,符合国际环保标准。
5. 定制化服务:
提供定制化的纳米银浆解决方案,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调整产品的性能参数,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纳米银浆与微米银浆各有特点,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。纳米银浆凭借其高导电性、优异的附着力、低烧结温度以及环境友好等特性,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,纳米银浆将继续推动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。
上一篇: 导电浆料在新型电子烟上的应用
下一篇: 银浆的导电性与附着力